close
去了趟久違的歷史博館,大雨滂沱中,我和有氣質的艾莉西亞兩人頂著兩朵雲般的及膝裙及高跟鞋,一邊跑進了展館。



說是古文明藝術特展,不若說是宗教特展;

也由此可知,印度生活宗教化的影響有多大了。

印度教文化裡有成千成百的神:

最大的有三個,首推「梵」也是「梵天」,既是獨一,也是萬有。

另外就是「濕婆」以及「毘濕奴」,印度教諸神不外乎就是這三大神的家族衍生,包括了各自的一兩三個妻子們以及兒女們。如果喜歡武俠小說的人,應該很快就能為他們的關係畫起族譜,甚至各神各有所長,綿密的組織管理,架構起天上人間的萬有。



其中,我對舞神「濕婆」最有感覺。

舞神濕婆姿態婀娜,具有破壞與重生多重性格。

濕婆有四手,右前手施無畏印,代表解脫。

後捧火焰,代表毀滅與新生。

我看了看無畏印,想了解脫,吟哦了一陣,

是吧!印度教的哲學就在這裡,若不是無畏,何來解脫呢?

若不是毀滅哪有重生呢?

看他舞姿翩然,無畏無懼,

與妻帕爾瓦蒂成雙成宿的雕像又隨處可見,

這般光景,怎麼就是令我欽羨!



題外話:聽說是帕爾瓦蒂主動追求並且等待濕婆修行完成,兩人才結為夫妻。

印度教裡諸神與人感覺不是一樣的嗎?



印度諸神有愛有欲,極為入世。

「愛經」裡各神雲雨的體位,被刻成了木雕展示,我看了看,怎麼都覺得跟我練瑜伽的姿勢有些雷同?



印度文化有一時期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,石雕木刻裡處處有著希臘「大衛像」的味道,這點假不了,令人驚訝萬分!



圖片是「濕婆」。

學生時代看展覽,比較專心學術面的研究;現在看展覽,只能說一些自己比較有感覺的事,不是評論,無關學理。只是在諸神的面前,檢視自己的心而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小魚 的頭像
    小小魚

    Here is Taipei

    小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