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前家裡頭常常吃虱目魚以及虱目魚粥,

尤其是爺爺奶奶在的時後。

小時候因為很害怕魚刺,

所以對於吃虱目魚這件事,

不但印象深刻,可能還有些反感。

畢竟對一個小孩子來說,魚刺老是卡在喉嚨裡的記憶,

總是美麗不起來。



小的時後,怎麼知道什麼叫做鄉愁呢?



我的老家在台南的七股,

我第一次認識這個地方,

是從父親的墓碑上讀到。



長到這麼大,也只有國小二年級的時後回去過一次。

印象中,

我們經過了白花花的鹽田,

綁著兩根辮子的我,還沒見識過鹽田,

以為是雪,

白花花的一片,還堆積成山。



惺忪的睡眼亮起來,

蹦著跳著跑到鹽山上照相,

一邊滿肚子疑惑著,

怎麼液態的海水能生出固態的鹽呢?



三合院是我對老家的第二個印象。

由於我們一大家族是從爺爺輩就遷到台北定居,

熟悉的是獨棟的木造房子,還有些日式的味道,

對於三合院是既陌生又好奇的。



我還記得我慢慢地走過每一個轉角,

屋裡的每件家具都像是古董似的,寫著歷史的味道;

牆上的木窗子是要向外推才能開的,因為覺得新奇,

就這樣被我推開又關上、推開又關上,

好像光光是跟這棟陌生建築的認識,

就可以自得其樂似的。



城市的孩子只能在動物園看到動物,

第一次回到鄉下,連看到牛舍與牛,

都會興奮地又跳又叫,

尤其是一次看到這麼多,連鱷魚池都有!



這是我僅有的,對七股家鄉唯一的回憶。

我後來才知道,原來七股也產虱目魚,

從前家裡吃的虱目魚,大部分都是從家鄉寄上來的。



前幾天在報社的傳真機裡,

收到了七股漁村的記者會邀請,

提名為「小雪」的活動,

豐厚的人情與漁村景象在流暢的文字裡攫住我的心。

那是我永遠28歲的父親的家鄉,

也是爺爺奶奶播種耕田的地方。



或許,攫住我心的不是對七股的回憶,

更多的是對父親以及爺爺奶奶的一種思念。

看見餐廳裡出現的虱目魚,還是一樣多刺,

回想起奶奶每次總要細細挑著魚刺,

慢慢地吃著虱目魚,臉上彷彿還閃過一抹微笑。



今天的我,能不能懂得他們的鄉愁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